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以及学校党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机关党委、人力资源处组织退休支部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莞城校区退休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会议于4月13日举行,松山湖校区退休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会议于4月14日举行,退休老党员积极参加。支部书记主持学习会并重点领学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会上,给各位党员派发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和《习近平...
4月22日上午,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奠基石揭幕亮相,松山湖科学城正式宣告全面启动。与此同时,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按下“启动键”,18位著名院士专家受聘担任科学城顾问,8家科技企业与中科院集中签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松山湖科学城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以全面启动为起点,松山湖科学城正式开启由“园”向“城”蝶变的新征程,站上更高起点推动粤港澳大...
4月21日,2021松山湖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东莞理工学院召开。论坛以“瞄准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主题,聚焦新材料、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汇聚知名院士专家,分享智慧成果,旨在搭建基础研究与应用结合的交流平台,以莞工的使命与担当,全面参与和服务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加速。记者获悉,学校将整合优势资源、凝练主攻方向,与松山湖实施共建滨海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党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月18日至20日,学院院长余意、党委书记张伟林、党委副书记黄艺琦深入宿舍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倾听师生呼声,了解师生诉求,回应师生关切,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切实解决师生的困难事和烦心事。学院党政领导干部走访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小学教育专业、音乐学专业、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宿舍,并分别与四个...
“产生中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原子核的裂变反应,第二种就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用的方式,用高能质子去轰击原子核,把原子核中的中子打出来,这种方式产生中子的效率要比核反应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金大鹏这样解释散裂中子源的功能。近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打靶、反推……媒体记者们被物质微观结构所吸引。散裂中子源装置就像“...
可实时监测港珠澳大桥状态的“千里眼”,10公里测量误差仅头发丝1/10的先进激光装置……近期,依托东莞理工学院九大科研平台,一批重要科研项目成果纷纷亮相。无独有偶,为充分发挥广东医科大学资源优势,助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广东医科大学八大平台也集中揭牌,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加速推进,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也顺利落户。未来,一流学府带来的高水平教育资源,将与中国...
近日,“东莞智造”再次彰显强劲实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公告,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同时跻身“国家队”,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其中,来自松山湖的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与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下称“广智院”),凭借领域内的创新优势,分别成为两大集群的发展促进机构和在莞分支机构,为松山湖这座创新之城又添新荣誉。工研院与广智院“并蒂开花”...
十多年前,东莞率先在松山湖布局大科学装置,埋下了源头创新的种子,推动松山湖逐步构建起“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培育、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并带动了一系列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在松山湖诞生。如今,巍峨山脚下,一个坐落于山林间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呼之欲出,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成为松山湖科学城“四梁八柱”中无可替代的坚实支撑,不断提升着科学城的创新能级。“国之重器”迎来产业化突破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