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强化政策集成、资源倾斜,实施新一轮企业倍增计划,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梯队。支持领航企业、骨干企业稳定发展,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孕育行动,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0家。健全优质潜力企业发现培育机制,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激励更多企业上规提质。支持企业稳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拉开党史学习教育大幕。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东莞见行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增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3月2日,东莞市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望牛墩镇党委书记吴润玲: 全方位争创区域竞争优势在分组讨论中,望牛墩镇代表团紧紧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2022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等展开了认真审议和充分讨论,并结合望牛墩镇实际,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环境整治、交通治理、医疗、养老、教育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市人大代表、望牛墩镇党委书记吴润玲指出,报告对望牛墩未来工作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意义,特别在科技创新与先...
新和先进,制造新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征程争创新荣光。东莞将如何进一步在“双万”新赛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六大话题聚焦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城市发展新方向。撰文:叶永茵 吴擒虎 唐卓 朱晋 郭文君 欧雅琴 李玲玉于羽佳 薛屏 丘想明 韦基礼 张珊珊 张莎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统筹:龚名扬话题1推动数字经济,提升制...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昨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作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东莞迈向高质量发展征途中一个极具标志意义的年份——预计GDP突破万亿元,站在了迈上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新起点。对于东莞而言,万亿的跨越不是简单的经济体量壮大,而是向外界展现了“双万”背后的东莞力量和东莞未来。迈上“双万”新起点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22年,我市预计实现当年收入1586.72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调入资金和上年结转结余等,我市财政总收入预计为1753.03亿元。计划安排总支出1740.72亿元。收支相抵,年末结转结余12.31亿元。昨日,在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关于东莞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公布。会后,市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局长姚慧怡对媒体解读了《预算报告》相关内容。姚慧怡表示,2022...
1月9日,东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10日,东莞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委员、东莞理工学院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魏亚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如何发挥优势”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加快布局小型中子源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中子工厂”新名片。据魏亚东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内第一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其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主要面向科研领域,建成运行至今机时供不应求。中子...
“祝东莞立足‘双万’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希望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更上一层楼!”“期待东莞创新发展,再现东莞速度,再造东莞奇迹!”“我希望为东莞的发展作出贡献。”……“双万”新起点,院士来打call。从“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跑出“中国速度”,到广东省四大首批省级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进展,再到大湾区大学的筹备建设等大装置、大平台、大学在东莞落地、发展,离不开陈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