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大讨论

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邱永福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5.2万人参加会议。会议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陈宝生部长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陈宝生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陈宝生强调,写好“奋进之笔”,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要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一是内涵发展更深一些。要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建好质量文化。二是领跑发展更快一些。要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强医学教育、农林教育、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三是公平发展更实一些。要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引领带动高等教育集群整体发展。四是变轨超车更坚定一些。要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五是创新发展更紧迫一些。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更加自信地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去谋划发展,参与竞争和治理,创建中国理念、中国标准、中国方法和中国模式,建设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

150所高校发表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令人欢欣鼓舞,但这样一个关于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会议和宣言仅在“朋友圈”小范围传播,社会反响并不强烈,原因很简单,“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大家都知道,关键是如何做到,从知道到做到有很长的距离。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就是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回归”一词的使用令人或多或少地感到一丝无奈,至少说明了高等教育的方向在一段时期里与正确的轨道有所偏离。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但我们却没有做到。很多人会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为理由,高教评价体系、高校排名、学科评级、职称评审、岗位评聘等等成为“身不由己”的托词,成为没有很好地实践初心和使命的借口,所以要始终以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和根本出发点,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以大无畏的气概,持之以恒的践行初心和使命。唯有此,我们的方向就不会偏,路就不会弯,高校中专业主义色彩就不会这么浓厚,急功近利的思想就不会成为主流。唯有此,学生抱怨教师上课“味同嚼蜡”就会少一点,学习目标就会更加明确,动力更足;老师抱怨学生“只玩抖音,不好学习”也会少一些,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教学投入会更高,就能促进人才辈出,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的梦想。

教育思想大讨论是学校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讨论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晰学校办学的初心与使命,进一步明晰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要有使命与担当、信心和勇气,敢于突破既有的格局和模式,积极破解学校发展难题,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大无畏的气概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攻坚克难,变轨超车,实现高等教育的回归。

上一篇:【心得体会】袁荫贞: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深入落实“四个回归”

下一篇:【心得体会】唐元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论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