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婺风宋韵 诗话金华”第二届“童诗中国”走进兰溪暨“李渔杯”微童诗大赛活动现场,经中国诗歌学会评议,我校被认定为诗教校园共建单位,荣获“中国诗教校园”称号。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理工科大学,我校以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复合能力为导向,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艺氛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在专业设置上,设有省级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共有34名教师,在读学生700名,开设学校诗教类通识课程。

学校结合2021年开展的通识教育改革项目,高度重视诗歌育人作用,积极推进诗歌普及与传承,通过开展美育类教学、组织诗歌类活动、开设诗歌类栏目,丰富诗歌类校园资源、搭建诗歌传承平台,促进诗歌文化扎根于高校校园。

以诗育人,打造全校诗歌晨读活动

2022年起,通识教育中心推出“校长晨荐·古典诗歌”栏目。我校校长马宏伟每日清晨8点推荐一首诗歌、一幅古画,通过鉴赏诗词、赏析古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栏目分为时序节令、家国情怀、咏史怀古、山水田园、亲情友情、情诗恋歌、咏物抒怀、哲理寓言、羁旅行役、唱和赠答等10个子栏目,至今已累计推送288期,学校多个平台转发,形成矩阵效应。通过品诗悟德,以诗育人,在领悟古诗词的审美情趣之中,丰富内涵、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培养良好品质


以诗劳,打造诗歌全语境劳动教育

结合“校长晨荐”栏目特色,推出“五月诗会”活动,开展读诗、画诗、莞尔·诗会三大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共同读书、写诗、演诗,为校园里注入浓浓诗情和画意,在莞工师生们之间掀起了读诗歌、品传统文化的人文风潮。今年结合劳动月教育,联合知行学院开展系列五月耕读活动。在原有读诗、画诗、诗会三大环节基础上,依托劳动教育建设项目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如非遗进课堂、果蔬种植、校园植物之美等莞工特色活动,立体推进学生五育并举的通识能力。


以诗创新,搭建诗歌比赛平台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提高莞工学子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激发对中华经典的热爱,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学校每年举行中华经典诵写讲东莞理工学院校级比赛。2022年莞工学子书法作品《沁园春·雪》斩获省级硬笔书法大学生组二等奖。今年中华经典诵写讲东莞理工学院校级比赛还在火热进行中。

诗教校园的落脚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艺术性追求,结合推普周等时间节点,组织多次语言文字类的比赛,例如汉字听写大赛、创新朗诵比赛等,在比赛中涌现出了数个诗歌表演类作品,例如《诗说中国》朗诵、《少年中国说》汉服表演、《中国话》诗歌表演、《孔雀东南飞》舞台剧。以各类诗歌比赛作为诗教平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水平,激发学生文学艺术创新力。



以诗促读,打造诗歌品读深度教学活动

2021年9月,通识教育中心推出求是读书沙龙活动,围绕七大模块50本计划书目,邀请校内专家学者,在每周二周四晚的校园茶室、智慧教室等地方开展读书沙龙,让师生们在茶香中感悟书香,解决读书困惑,分享读书感悟。针对诗歌类阅读书目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宋诗词文化解读》《海子诗歌赏析》《现代诗歌阅读策略》等。读书沙龙以精品化为目标,每场规模线上为50人,线下为30人,目前已举行91场,共有3470人次参加活动。

以诗化美,推动诗歌教学的创造性转化

作为审美鉴赏力、沟通表达力模块金牌活动,在2021年11月初推出首届新锐语言竞技秀活动“莞工说”,立志于为学生提供提升表达能力的舞台和表达窗口,掀起我校学生注重表达艺术思潮。第一届“莞工说”大赛,莞工学子基于5个灵魂话题,展开一场场精彩的青年演说,分享了青年思考,说出了青年态度。第二届“莞工说”再做创新,邀请不同行业进行对话,在东莞理工学院视频号、知东莞直播间播出,并在官微进行持续性报道,形成传播品牌效应。两届“莞工说”直播当晚活动累计点击量超40万人次,很好地传播了现代青年美的形象。

中国诗歌学会是由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编辑家、诗歌翻译家、诗学教育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通识教育中心负责人表示,获得荣誉称号后,我校将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结合通识教育、五育改革建设好校园文化。

(撰稿:吴秋诗;一审:刘蒂;二审:许燕转;三审:兰善红)

上一篇:我校三门课程获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下一篇:榜样!我校校长马宏伟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