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我成长,希望自己从追光者变成倡导者。”今年春运期间,放寒假返乡的大四学生杜宏洋每天早晨7点多起床,换上防护服,便投入到安徽省颍上高铁北站的志愿服务中。今年是他参与“暖冬行动”的第三年,他对重点场所的志愿服务工作已驾轻就熟。1月17日至2月25日,共青团中央坚持防疫安全与精准实施相结合、服务春运与服务冬奥相结合、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成长相结合,积极开展“暖冬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杜宏洋和18...
海纳百川的东莞,常住人口规模已突破千万大关。以“制造”闻名全球的东莞,也正向着GDP突破万亿元的目标全力冲刺。在即将踏上“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新征程之际,东莞不遗余力地推动质量工作改革创新,支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质量强,则百业坚强;质量兴,则经济健旺。作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近年来,东莞全面落实质量强省战略决策,成立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质...
疫情反复来袭,医护人员马不停蹄奔赴抗疫一线,为广大市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疫屏障。在多个核酸采样点,也不乏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奉献青春显担当在大朗公园的核酸采样点,东莞理工学院2020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吴佳铭正拿着消毒剂仔细地对核酸采样点的栏杆、垃圾桶等进行喷洒消毒,“希望能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的采样环境”。今年大朗出现疫情后,2020年退伍的吴佳铭意识到...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把深度城市化作为城市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从五个方面推进深度城市化:全方位优化城市功能格局;全域提升城市特色品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高度城镇化地区的乡村振兴样板。党代会报告的思路和举措既是在原有东莞城市化经验基础上呈现的有机生长,也是遵循改革开放的内在逻...
3月7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接下来,两所高校将以两大平台建设为契机,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松山湖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广东医科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均是首批扎根松山湖的高等院校,具有地域相邻、学科互补、人才互助的天然优势和合作基础。本次联合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和医工联合创新学院,是医工联合服务区...
3月7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签约仪式举行。未来将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松山湖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刘炜表示,当前东莞迈上“双万”城市新起点,确立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拥有大湾区综合...
3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章节,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
松山湖科学城再添高校科研平台!前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接下来两所高校将以两大平台建设为契机,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深度促进松山湖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东莞科技创新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力和智力支撑。推动医工深度融合“在新医科和新工科背景下,医工交叉融合是拓宽源头创新的新路径,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