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国赛”)在重庆大学顺利举办。在决赛中我校夺得2金4银5铜,这是莞工首次在“互联网+”国赛斩获金奖,也是学校在此项国家级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零的突破

国赛首次夺金

据悉,本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重庆大学以线上比赛的形式举行,共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11个,报名参赛人数1450万余人,参赛项目340万余个。最终,1128个项目入围此次“互联网+”国赛总决赛现场比赛,含高教主赛道中国大陆参赛项目502个,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25个、国际参赛项目15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项目150个,职教赛道参赛项目150个,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90个,萌芽赛道参赛项目61个。

今年,我校共有6个项目从国赛网评中脱颖而出,进入现场总决赛,争夺金奖。我校各参赛队伍准备充足,发挥出色,在“互联网+”国赛这个国家级创新创业舞台上展现出了莞工学子的青春风采。

经过国赛网评和总决赛的线上评审答辩,《同梦艺术——幼小初OMO智慧音乐课后服务领航者》《锂工正极——首创低耗生产磷酸铁锂助力碳中和》2个项目获国赛金奖。《拓扑优化抗冲击结构SLS成型技术——航天科技赋能运动装备》《鹏澄净水——国内首个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技术开拓者》《方科能源 中国生物质热能系统定制专家》《高能HPSC——复材结构连接件一体化方案领军者》等4个项目获国赛银奖。

此外,《东方咖啡-科技拓咖农之路,文化塑民族品牌》《太储减碳——国内源头固碳植质封存先行者》《激光烧结柔性TPU材料的轻量化设计、快速制造及运动康复应用》《废旧电池正极材料的一体化再生利用》《低成本磷酸铁锂材料制备》等5个项目获国赛铜奖。

全力护航

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学校高度重视比赛,备赛期间,校党委书记成洪波,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学院对备赛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对项目培育相关工作作出指示和部署。“互联网+”国赛总决赛前,学校领导班子赴学生中心为6支参赛团队提供赛前指导与勉励,鼓励莞工学子发扬莞工精神、赛出莞工风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

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后勤管理办公室、安全保卫处、网络中心连同二级学院上下联动,全力保障本次总决赛线上参赛的各项工作,为参赛师生排忧解难,为学校取得今年的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东莞理工学院根植地方、立足东莞产业特色、放眼湾区发展大局,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校友创业历史,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并积极推动实践训练与“互联网+”等双创赛事无缝对接。

在平台、场地、师资、人员、资金等方面,学校持续加大竞赛支持力度,“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相互融合促进,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今年7月14—1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以下简称“省赛”)在我校松山湖校区举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校安全、平稳、有序、顺利完成了赛事活动,为全省高校带来了一场双创盛会。并在省赛中斩获金奖17项,银奖10项,铜奖7项,圆满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的目标。

莞工在本届赛事上取得的成绩,是学校多年来深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成果体现。2018年,我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2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评为“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追求,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着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逐梦不止

金奖团队感触深

【同梦艺术——幼小初OMO智慧音乐课后服务领航者】

“我们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当听到“同梦艺术”获得“互联网+”国赛金奖后,项目负责人、学校2019届毕业生沈聪激动万分。从2016年的30平方米的小店开始,不断突破创新,到开发出融合六大中国传统元素的音乐课程,沈聪以百折不挠的创业者精神把这场长达四年的“长跑”坚持了下来。他说:“相信过程,功不唐捐。”

“成功的背后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能取得这项成绩,沈聪很感激学校的支持,感恩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忠红、广东农业农村创业学院院长曾准以及学校劳丹、史海峰、黄艺琦、杨帆等指导老师的一路指导和鼓励,感谢一起并肩作战的队友。

对于项目的未来规划,沈聪还有很多想法,他希望在巩固企业市场规模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音乐+中国元素”的课程开发,也期待在母校给予的平台上越走越高。

【锂工正极——首创低耗生产磷酸铁锂助力碳中和】

“当知道我们的项目获得金奖时,我和黄宏坤激动地跑下楼将喜报传递给老师和成员,整个备赛群的老师都在为我们庆祝。”来自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2020级应用化学卓越计划的杨浩是“锂工正极”项目的负责人。

他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只是想着尽力做好一件事。”

在国赛备赛阶段,为了让项目更加完美,杨浩和团队成员精益求精,自主寻找项目不足的地方,并结合老师的意见认真修改。从前期准备到登上国赛舞台进行路演和答辩,团队每个成员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核心成员黄宏坤和林桦,但他们都全力以赴地坚持到最后。冲刺阶段时,团队成员们每天几乎都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指导老师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李超博士每天都会来好几趟,在团队里待1到2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与同学们一起熬夜打磨项目,陪伴团队共同走到比赛最后一刻。

(撰文:雷菲、游伟峰、万础瑶、刘藐;一审:范晖帆;二审:杨帆;三审:劳丹)

上一篇: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在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下一篇:我校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