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2025年东莞市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东莞应急安全宣传进“百村千企万家”公益双行活动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紧扣“隐患排查治理年”主题,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提升社会应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活动期间,松山湖安全矩阵正式成立,通过“联盟+专家库+志愿服务队”协同发力,将开展“互查互学互促”行动,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安全治理水平,形成社会宣传大攻势,进一步筑牢园区安全防范基石。

来自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松山湖管委会、东莞理工学院的相关领导嘉宾及松山湖片区各应急分局主要负责人,保险机构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及安全领域专家等出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活动覆盖上万名企业员工及高校师生。

安全矩阵成立,创新安全治理模式

作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松山湖始终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在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领域大胆探索创新。

从企业全周期安全生产服务的精准护航,到推行“综合查一次”优化涉企检查效能;从专家库“同场竞技”排隐患,到引导全民参与《松湖安全晴报》创新科普栏目;从“双盲演练”检验应急能力,到加强气象预警合作、发展应急装备产业,松山湖用实践诠释了“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深刻内涵。

活动现场,松山湖安全矩阵正式成立。其中,“松山湖安全生产联盟”是整合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资源的重要平台。联盟将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互助、风险共防,推动形成“企业自查、行业互查、专家协查、政府督查”的全链条监管模式,更好地为园区“1+4+1+X”产业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作为松山湖安全生产联盟的首届理事长单位,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满怀信心与期待。”宏川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刘彦表示,接下来,联盟将积极响应“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通过政策合规筑牢基础、保险联动转移风险、降本增效释放动能等举措,推动企业形成互动互助自循环生态,实现“合规成本最低化、风险保障最大化、行政负担趋零化、安全价值共享化”。

结合省应急管理厅“万名专家下基层”的行动要求,近60名专家学者在活动期间集中受聘,加入松山湖安全应急专家库,并成为松山湖安全生产“五进”宣讲团成员。

他们中既有深耕安全生产的技术骨干,也有精通人工智能、物联网的科研人才。他们将带着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深厚学识,走进企业、学校、片区等,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此外,松山湖发起“党管安全”宣传活动,以党建为抓手,为松山湖首批安全应急志愿服务队授旗。授旗队伍涵盖了医疗急救、社区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多个领域。未来,这些志愿服务队将成为松山湖安全政策宣传的“轻骑兵”、隐患排查的“显微镜”,更是应急响应的“先锋队”。

科技文化赋能,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活动现场,来自东莞市驰佑应急服务有限公司的注册安全工程师陈勇俊分享企业安全应急工作心得,详细讲解应急准备及安全防范知识;中华财险东莞中心支公司黄仲凯经理则围绕“安全生产责任险”进行讲解。两位专家以专业视角和生动案例,深入解读了安全生产核心要点与保险保障机制,为企业筑牢安全防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次活动也是东莞应急安全宣传进“百村千企万家”公益双行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期间,东莞市镇应急管理部门代表与保险行业代表、注册安全工程师代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公益讲师代表,共同签署《安全宣传公益双行倡议书》,承诺通过责任落实、隐患整改、宣传教育等举措,推动安全生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安全治理格局。

当天活动还通过互动体验、应急科技展示、安全宣讲、座谈交流等丰富内容,推动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进一步强化应急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

在安全文化走廊,众多安全生产“黑科技”纷纷亮相。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灾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带来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便携式超声导波无损检测仪等产品,展现防灾与应急技术;松山湖消防大队带来救生缓降器、漏电探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等应急科技产品;东莞市应急产业协会展示飞行救援艇、新型高压气雾式灭火器等,吸引众多参会人员驻足了解。

松山湖应急管理分局、松山湖公安分局、松山湖交警大队、松山湖商务与投资促进局等现场开展燃气安全、禁毒知识问答、交通安全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安全生产文化作品及《松湖安全晴报》视频栏目同步进行展示。据悉,该栏目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节目推送安全科普内容,结合“五进”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积极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上线以来累计覆盖超80万人次。

下一篇:【南方日报】南粤青年挺膺担当奋战“百千万工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