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2007年,舞茶道创始人倪慕伟从台湾来到东莞,带来了台湾成熟的奶茶营销模式;十年后,崴元佳公司创始人项明祥开始在汕尾种植咖啡;又过了一年,“85后”台湾青年、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副教授陈涵懿来到大湾区发展,而在第十三届台博会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馆里,可以看到她的作品。

串起这几个故事的不仅有不断延伸的时间线,还有莞台之间不变的情谊与人文交流。在第十三届台博会的现场,每一个展馆背后都有一个两岸融合的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是莞台融合交流最好的礼物。

粤台教育相互融合

一棵“幼苗”茁壮成长

祥狮献瑞,惟妙惟肖的“狮子”跟随鼓点舞动,这是由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中学生带来的舞狮表演。紧接着,该校热音社的乐队也带来了《第一天》等流行歌曲表演,粤台教育融合馆现场热火朝天,充满青春活力。在为期4天的展会中,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孩子将轮番登场,展现才艺。

据悉,今年新设的粤台教育融合馆由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东莞小牛津教育集团、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东莞城市学院文化创新发展学院(筹办中)联袂打造。

“台博会汇聚了东莞甚至附近城市的台商台企,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展现孩子们的才艺和活力,也让台商了解我们学校。”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中学部副校长杨景匡介绍,“学校的很多孩子,父母一方是台湾人,另一方是内地人,我们主要为孩子们提供了粤台结合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可以同时适应两地的生活,也让台商台企可以安心在这里发展。”

而在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展示区,一般由纸箱制作而成的龙舟颇显气势。这是由该校五年级的四名学生合作完成的以中国传统文化小组为主题的小组作业。

从大湾区出发,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技能,了解传统文化,领略“学在两岸”的新体验。粤台教育的融合,不只是在莞台商对孩子留莞共处和返台学习间矛盾的解决方法,也是大湾区家长对孩子教育方式选择的新思路。

两岸农业交相辉映

一颗咖啡豆欣然“诞生”

来到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馆(下称“农科馆”),满满当当的应季水果摊位流露着农民丰收的喜悦;近来火爆的预制菜也让不少参展观众驻足。市民朋友足不出“莞”,就可以深入了解原生态、高品质的农产品及相关衍生品。

据悉,农科馆设计了四大展览主题,分别为预制菜产业、乡村振兴项目、城市农业项目和二三产加工产业项目,并结合省妇委会专区展出,展品涵盖了一系列原生态农业产品。

刚走进乡村振兴项目专区,就能闻到淡淡的咖啡香。这是名副其实的“广东咖啡”,来自广东省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中海丰县崴元佳果树种养有限公司(下称“崴元佳公司”)。

说起咖啡,今年62岁的崴元佳公司创始人项明祥神采奕奕:“我们从2017年开始在汕尾种植咖啡,从台湾移植母树,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树苗,咖啡已经完全适应了汕尾的水土,成了‘汕尾豆’。”从种子到咖啡豆再到咖啡店,该公司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成品的全产业链,做到了产销“一条龙”。

除了种植咖啡,在项明祥5000亩的土地上,还种植了金钻凤梨、南华李、橄榄等“跨海”而来的10多种水果。“台博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可以与别的农企相互学习交流,我们下一次来的时候肯定会带上更多产品,让大家更了解我们。”项明祥充满期许。

农科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农科馆,市民大众可以深入了解台湾农产品,享受精心策划准备的‘农文化’盛宴,农企也可以展示两岸农业交流融合的产品,共享两岸农业发展新机遇。”

跨越山海追寻艺术

一组作品凝聚创意

来到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馆(下称“青创馆”),几幅巨型的水墨作品组成了该馆的科技文旅区入口,这是陈涵懿与她的伙伴们的作品。

“是为山川。是为绿地,是为大自然的泉源。”在入口的墙面上。陈涵懿这样介绍她的作品《泉》,自然和传统文化是近来常常出现在她作品中的关键词。

陈涵懿是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的副教授,在全身心投入艺术设计之前,她是一名医检师。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在硕士毕业后,陈涵懿在台湾东方设计大学文化创意设计研究所攻读了博士学位,艺术也从兴趣爱好变成了职业。四年前,在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下,她离开台湾,来到大湾区发展。“我觉得东莞的气候、水土都跟台湾非常接近,所以也非常适应这里。”

灵感源于《山海经》的雕塑作品、使用莞香制作而成的摆件……在台博会上,陈涵懿带来了她使用各种不同材质材料制作而成的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拍照打卡。作为东莞艺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表示:“产学研融合是现在高校教育的趋势,创立这家公司的初衷是希望给学生提供一个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平台,让更多的青年在学习之外提早进入社会,提供一个从创意到执行的桥梁。”

这恰恰印证了青创馆的宗旨——融合、创新、分享、成长、共赢。据悉,本届台博会上,青创馆共吸引了30家企业参展,参展包含的行业范围主要为电子信息、科技文旅和青创基地,展现台湾青年在不同领域的创业成果。通过台博会搭建平台,两岸青年在此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成就,释放青年活力。

从宝岛到青春之城

一杯“工夫”茶开拓创新

“柠檬已经卖完了,需要赶紧补货!”在品牌美食区,舞茶道点单处排起了长队,不到半天时间,舞茶道就面临部分食材售罄的状况。“销售状况远远超出预期。”东莞市舞茶道餐饮管理连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志文说。

虽然是在台博会的舞台上第一次“出道”,但在奶茶市场,舞茶道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几年。2007年,舞茶道创始人倪慕伟从台湾来到东莞,一同“前来”的还有当时台湾成熟的奶茶营销模式。

在很多奶茶店在用奶茶粉冲泡制作奶茶时,舞茶道就已经对品质和口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使用质量上乘的原材料。张志文提到为了保证口感的正宗,门店内特色台湾小吃如盐酥鸡它的原材料主要由台湾供应,“最核心的茶叶都是来自广西的茶厂,是由我们自己种植的,这很好地保证了茶底的质量”。

这家由台湾人在东莞创立的奶茶品牌,在不断积累经验后,在全国已经有超200家店铺,而在今年,舞茶道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以开拓年轻市场为目的,舞茶道门店由原来的商务风转变成更受年轻人喜欢的风格。以“社交银行”为主题,用银行窗口代替传统的点单台,挪用了银行金库的设计作为包厢空间……年轻、潮流、搞怪、社交等关键词都藏在门店的精心设计里。

从门店装修到包装设计,舞茶道都作出了新的尝试。谈起转型原因,张志文提到原本奶茶店作为商业会谈空间的功能已经逐渐弱化,现在奶茶店、咖啡店更多的是年轻人聚在一起玩桌游、聊聊天,娱乐休闲的功能越来越重要。

此外,东莞人口的平均年龄33.4岁,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而广东省劳动力平均年龄全国第四年轻,想要继续深耕东莞甚至广东市场,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成为关键因素。

从宝岛而来,扎根青春之城,一杯奶茶随着一代人的创业而不断更新迭代,经过十几年的细工慢熬,开拓了一片天地,从这杯泡了十几年的“工夫”茶的经历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创业故事,也是两岸情感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2年9月2日DC02版

原文链接

上一篇:【广州日报】打造东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两大产业学院在松山湖揭牌

下一篇:【东莞时间网】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数字经济+创意设计两大产业学院松山湖揭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