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4日,“古建筑迁移与移民城市文化认同”学术研讨会议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东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城市文化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科技处、社科处处长范洪波、研究生处处长程发良,以及来自国家文化政策研究、古建筑研究、城市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在城市文化经营方面卓有成效的实践家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学校副校长李忠红教授致欢迎词,他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当前,东莞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潮流,突出以品质取胜,正全力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作为东莞第一所本科院校,东莞理工学院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使命,通过学科交叉聚焦创意设计与城市文化、质量与品牌发展等应用领域,大力开展文化创意与智能展示、文化科技产业融合等领域的研究和服务,不断助力城市文化塑造和城市品质、城市形象的提升。

特邀嘉宾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文化研究室主任朱兵、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叶金宝、北京大学中文系李杨教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作了主题发言,在城市文化经营实践上做出了全国性典范意义的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昌龙作为评议人对上述主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大的改变之一是人口不再受出生地域的限制,数亿民众离开了固守的地域,在中华大地上流动,向城市,向新兴的工业城市流动。这背后的国家意志与个人梦想,造就了许多中国神话。在这个背景下来看待最近十余年所发生的古建筑的异地重建现象,显然不只是“与其毁掉还不如异地保护”那样的退而求其次的被动。会议围绕“古建筑迁建与移民城市文化重构”“大湾区移民与文化认同”“移民城市与历史记忆”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实地考察了东莞理工学院的一个实践教学基地——古民居迁建的一个案例“可道园”。这个基地将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类徽派古建筑进行整体搬迁,异地安置保护,是一项集古建筑研究、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移民城市的人们锚定乡愁的文化符号建设于一体的大型文化项目。

上一篇:【党代会时评】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下一篇:我校2019年文化艺术节启动,10项活动献礼祖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