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为期三天的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机器人领域主擂台赛终审决赛在东莞理工学院圆满落幕。来自全国67所高校和企业的95支青年科创团队齐聚松山湖,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展开激烈角逐,展现青春科创力量。

赛事规模空前,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

本次大赛在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东莞理工学院协办。赛事以“揭榜挂帅”机制为核心,聚焦智能感知、自主控制、人机协同等机器人核心技术方向,设立青年科技人才赛道和学生赛道,奖金总额超过66万元。

赛事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7所高校以及多家企业的151支团队报名参赛。最终95支团队晋级终审决赛,在东莞理工学院展开现场较量。

创新成果频现,青年团队展现技术实力

决赛现场,各参赛团队亮出“绝活”。自动臂、穿戴设备、管道机器人等创新作品集中亮相。终审决赛采用现场答辩形式,参赛者针对榜题要求,详细阐述项目的研发思路、解决方案和创新亮点。部分团队更是将机器人实物带至现场,直观展示创新实力。

经过激烈比拼,17个团队荣获特等奖,16个团队获一等奖。东南大学“面向高位上肢截肢残疾人的智能人机交互机械臂”、华中科技大学“磁驱双芯——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东莞理工学院“百艇级内河无人船智能集群运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和“双动平台混联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河南工程学院“面向高精度多工艺协同作业的移动焊接机器人”等5个优秀团队脱颖而出,成为各榜题擂主,并与出题单位签署合作意向书。

东莞理工学院表现亮眼,两个团队夺得擂主

东莞理工学院在此次赛事中表现优异,5个团队进入终审决赛。其中,“百艇级内河无人船智能集群运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和“双动平台混联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两个项目夺得擂主;“智械共生:智能穿戴式机械臂辅助系统研发”“磁吸式石油管道机器人”荣获特等奖;“乘风智航-面向集群协同的内河无人船自主控制与智能决策系统研究”荣获二等奖。

“百艇级内河无人船智能集群运输系统”项目通过多频解耦感知、抗干扰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能够实时建图、云端智能调度的智慧水运解决方案;“双动平台混联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康复训练效果良好等特点,致力于提升踝关节康复治疗的精准性与舒适度。

此外,大赛同期举办了“青春智造进莞来”工业研学活动,参赛团队走访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城、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创新平台,实地感受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魅力。“百万英才汇南粤”人才交流活动暨机器人主题创意展,则为参赛团队与政府、企业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人才与产业精准对接。

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搭建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的桥梁,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上一篇:【南方+】机器人功能+N!这场擂台赛上,95支高校团队“狂飙”创意

下一篇:【东莞时间网】东莞理工学院举办师生廉洁文化主题演讲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