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保护、传承非遗是一项重要课题。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非遗的数字化传承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主要包括非遗的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等。

近日,东莞理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老师李钰田与动作捕捉技术团队完成了对非遗项目舞草龙传承人黄耀林编织草龙的动作及“王藻记花灯”制作技艺的数字化采集,助力东莞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在“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方面,东莞已完成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口述史抢救性拍摄工作,完成“龙舟制作技艺”“木鱼歌”“千角灯”等项目的数字化制作展示。目前,市非遗保护中心正在进行4位非遗传承人(2位国家级传承人、2位省级传承人)的相关拍摄工作。

数字化采集存储非遗技艺

编织草龙是横沥镇田饶步村的一项民间技艺,起源于数百年前。2007年3月,田饶步村舞草龙被列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11月,第三代传人黄耀林被评为“东莞民间工艺能工巧匠”;2022年6月,黄耀林获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8月18日上午,李钰田与动作捕捉技术团队就来到横沥镇田饶步舞草龙传承基地,为舞草龙传承人黄耀林编织草龙的动作进行数字化采集。黄耀林编织草龙的动作被系统一一记录并实时传输到电脑,电脑上的三维模型实时显示草龙编织的过程。

动作捕捉技术是穿戴动作捕捉套装并使用多个高清摄像机同时工作、跟踪运动物体关键部位、获取可由计算机直接理解处理的动作数据的新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动画等领域,对非遗数字化资源采集具有重要意义。

当日下午,李钰田和动作捕捉技术团队又来到莞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给“王藻记花灯”第三代传人王浩均来了一次特别的拍摄。随着动作捕捉套装上身,打光灯一开,摄像机一放,“数字版”的王浩均人体模型就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在进行动作测试与调整后,拍摄正式开始。

据介绍,当天的拍摄内容是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非遗传承人制作花灯的细微动作,然后对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和调整,基于动捕数据深入分析传统手工艺技术,优化技艺的三维展示视频,通过虚拟仿真辅助花灯制作,为构建非遗数字化虚拟展示空间提供多维度素材。每一环,每一扣,每个贴纸,每处抹色……都被镜头精准地记录下来,一盏“莞城花灯”的制作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变。

以数字化拓宽非遗传播渠道

黄耀林表示,“舞草龙”的习俗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一直沿袭至今。但随着时代变迁,如今村里会编扎、会舞草龙的人已不多,扎草龙的传统民俗技艺也濒临失传。

多年来,黄耀林倾尽全力传承这项传统技艺,教村里的年轻人扎龙、舞龙。目前主要传承人是黄耀林师傅和徒弟叶淑华。对于此次数字化采集,黄耀林很是认可,他说:“东莞理工学院用数字化的手段,向外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在网上可以了解如何编织草龙,这样的传承方式更加广泛和快捷。”

花灯,又称“灯彩”,是东莞的传统习俗,也是东莞地区常见的一种人生礼俗。莞城花灯传统手工艺由莞城王屋街“王藻记花灯”店传承至今,并于2014年入选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所有的工序和步骤,每个月份该做什么,这些早就记在了心里,没有文字记载。”进入农历八月,“王藻记花灯”第三代传人王浩均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扎灯架是眼下的急活,同时他还要为几场讲座活动做准备。据王浩均介绍,他们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做花灯,后来停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又开始做起来。

“藻记”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他父亲王藻的名字命名的。“我和我父亲都是十来岁就开始做花灯,我女儿也已经跟着我学了几年了,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帮忙,但她现在刚读初中,以后能不能传承这项技艺也还难说。这次的数字化采集方式比较好,可以将制作花灯的步骤精准地记录下来,有利于花灯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据李钰田介绍,田饶步舞草龙数据采集,是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数字化驱动的草龙舞道具制作和表演技艺保护研究》的研究内容;“王藻记花灯”制作技艺拍摄,是省级科研项目《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的研究内容。对非遗实施数字化保护研究,就是希望将非遗资源记录和保存在虚拟空间,来拓宽非遗传播和教育的渠道,进一步丰富东莞历史文化资源,延续民俗乡情,推进乡村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大有可为

李钰田是一名“85”后,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她说,小时候见过很多传统手工艺品,现在都很少见了,觉得挺可惜的。现在作为东莞理工学院这所本土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老师,有机会和条件参与非遗的保护,自己义不容辞。

李钰田认为,此次探索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对东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制作过程进行采集记录,论证基于动作捕捉技术应用于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领域的可行性。一是解决传承人年事已高和缺乏后学者等问题,助力东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常规的视频记录相比,通过数字化虚拟展示,观看者能够以任意角度、任意距离进行浏览,为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带来便利。

二是将科技、社会服务和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进行非遗数字化传承研究,为高校育人拓宽培养渠道。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大学生探究传统工艺,参与非遗保护;另一方面,这也是立德树人的实践,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领略工匠精神,培养劳动意识、家国情怀,学会利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振兴。

李钰田表示,现在做的只是数字化记录,下一步将根据获取的动作数据,进行虚拟技艺展示。未来打算探索与AI的结合,建立智能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教学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东莞高度重视非遗工作,走出了一条富有东莞特色的非遗传承与保护之路。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东莞理工学院等五所高校建立了战略联盟,为东莞非遗理论研究搭建平台。其中,东莞城市学院何帅团队的“东莞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重点课题。

同时,东莞也大力开展抢救性拍摄工作。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完成了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口述史抢救性拍摄工作,对抢救拍摄工作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真情实感的口述记载,不仅以镜头留下传承人的代表性技艺,还记载了每一个拍摄项目的传承史,为讲好非遗故事留存珍贵的资料记载;甄选了全市20个优秀非遗项目进行非遗故事短视频制作,完成“龙舟制作技艺”“木鱼歌”“千角灯”等项目的数字化制作展示。目前,市非遗保护中心正在进行4位非遗传承人(2位国家级传承人、2位省级传承人)的相关拍摄工作。

记者:余晓玲 吴婉珊

原载于《羊城晚报》2022年9月2日DA13版

原文链接

上一篇:【东莞日报】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赴vivo调研 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下一篇:【信息时报】数字经济+创意设计 两大产业学院在松山湖揭牌成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