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由我校同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与整治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松山湖举行,包括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近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交流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与整治修复技术领域的发展思路和前沿动态。

会议伊始,原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和我校副校长马宏伟教授分别致开幕辞。刘人怀院士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尤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号召大家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发展契机,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和整治修复技术,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做出贡献。

刘人怀院士
马宏伟教授在致辞中着重阐述了建设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与整治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我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良好态势,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热烈欢迎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加盟、指导和支持我校,共谋高建发展。

马宏伟教授
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剑涛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等做出了详细解读。

黄剑涛院长
研讨会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滕锦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铁军教授,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宏伟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宋钢兵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胡少伟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倪一清教授、广东省地震局姜慧教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闫禹高级工程师,东莞理工学院郑愚教授等,分别就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与实践、传感器开发技术及应用、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研发等多个主题作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并同与会嘉宾开展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滕锦光院士
王
王铁军教授

宋钢兵教授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与整治修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其更好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安全建设服务,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对接平台。通过本次研讨会,我校同暨南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地震局重点实验室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领域达成了初步的研究合作意向,将有效促进我校多学科积极融合,切实加强我校土木工程等学科同地区行业部门及国际一流大学之间互动交流、协同发展,更好地助力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工作。
据悉,本次来我校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主要来自美国休斯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州市政集团、广州地铁集团、东莞市住建局、东莞市交通局、东莞市城建局、东莞市地震局、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高校、机构及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