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党委中心组(扩大)举行今年第四次学习会,与会成员围绕“推动‘东莞制造2025’战略实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了学习交流研讨。省委教育工委巡查组组长胡振敏到会指导,党委中心组成员成洪波、李琳、吕琦元、安少华、邹晓平、戴炳源、李忠红、杨敏林、李培经、邢大立,党委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国际交流处、团委、科研处、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学习会。
为使本次中心组学习更有成效,与会人员会前自学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粤府〔2015〕1号)、《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东府1号)、《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东府〔2015〕30号)、《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机械工业出版社)、《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学习资料。
学习会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梓荣和团委书记黄金和分别作主题发言。周梓荣解读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两份文件精神,并从工业4.0的特征、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我校培养智能制造人才的基础和条件等方面谈了培养智能制造人才的思路。黄金和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谈了认识和设想。
随后,与会人员结合国家、省、市的政策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就学校开展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大家认为,学校在培养智能制造人才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必须要找准抓手、选好突破口和支撑点,通过充分用好政策条件、对接好东莞产业链和行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整合学校和社会各方资源,以“突出需求导向、突出专业导向、突出开放导向”为出发点,培养有自身特色、适应东莞产业链和行业需求的智能制造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