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我校召开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座谈会。这是我校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加强校地对接合作,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升青年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又一举措。我校首批选派了6名青年教师到合作镇街(园区、市直部门)挂职锻炼。这6名青年教师均是博士。
校党委书记成洪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荣武分别在座谈话上讲话。党委副书记安少华主持会议。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副校长戴炳源、李忠红,挂职单位相关负责人,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挂职青年教师。
座谈会上,陈荣武宣读了东莞市委组织部《关于东莞理工学院六名青年教师挂职安排的通知》,代表市委组织部对我校挂职青年教师提出5点要求。他要求挂职青年教师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认真做好学习规划;迅速转变角色,当好学生,在实践中向当地群众虚心学习,努力寻找产学研的合作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良性互动,当好学校与地方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实践锻炼,提升综合素质;严守挂职纪律,树立良好形象。
成洪波要求挂职青年教师在挂职锻炼中定位要准、眼界要宽、工作要实、律己要严。他指出,青年教师在挂职锻炼中要努力发现地方需求、引领需求、回应需求,及时反馈到学校,在提升教师个人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使学校不断获得服务地方的动力,提高服务地方能力;挂职教师既要从学科专业出发解决问题,也要打开思路,拓宽服务地方的形式、载体;教师在挂职锻炼中要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追求实效出发务实求真,体现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接触面将更广,面临的考验将更多,必须严格约束自己。
李琳对市委组织部、相关镇街(园区、市直部门)大力支持我校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工作表示感谢,希望对口挂职部门多给教师们学习和实践机会。他要求挂职青年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挂职中不能停留在管理层面,更要深入基层;切实协助相关部门、企业、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从技术问题、社会现象中凝练出宏观层面上的普适性问题,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挂职青年教师代表孙志超和魏亚东分别谈了即将参加挂职锻炼的感受和认识。孙志超认为将从三方面做好准备:摆正位置、求真务实;服务安排、准确切入;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对于即将开始的挂职锻炼,他形容自己的心情是兴奋、紧张和感激,并表示“无论我们在什么岗位,都会尽心打好这份工。”
作为首批获得机会走出去的年轻教师,魏亚东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同时深感责任重大,自己将努力搭好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的桥梁,让学校协同创新的理念落在服务地方的实处,助力当地的产业升级。

